一○八學年度新課綱把新住民語文列為必修課之一。不過多數大學未開設東南亞語言相關系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納入東南亞數國語言為必選修,一○八學年起,小一新生可從本土語、新住民語、閩南語及客家語中,任選一種必修。但多數大學未開設東南亞語言相關系所,且相關課程的講師近八成是兼任師資,無專職保障,讓新住民二代感歎留台推廣東南亞語,但政府卻未給合理的工作條件。
「教學資歷雖多,但都不是我家。」越南新住民二代、台師大華語教學系碩士班學生蔡宇傑表示,自己曾同時身兼五個單位的越南語教師,他認為,政府要推新南向,卻不給教東南亞語的教師「專任員額」,很多東南亞語教師像是「高級打工」,教學時數又長,沒時間做研究。
蔡宇傑說,以一個會東南亞語的台灣人而言,不管是不是新住民,願意留在台灣從事語言推廣的很少,他也曾被台商邀請到越南擔任年薪百萬的管理職工作,但他選擇留在台灣推廣越南語,「政府卻沒有給我們這些有志在台推動東南亞教育的人,一個好的教學環境。」
印尼新住民二代、逢甲大學助理教授何景榮說,一些大專院校為迎合新南向,一直掛牌成立以「新南向」為名的中心,但師資卻不是東南亞或南亞背景,也有只聘外面流浪的兼任教師,「政府與其花錢,讓十幾個學校成立掛名的東南亞研究中心,不如好好成立一個正式的東南亞語系」。
台灣泰國文化暨語言交流協會祕書長洪銘謙,同時兼過十二個單位的泰語教師。他也說,政府應集中資源,在部分大學設立東南亞語學系,而不是各校都搶著做,然後把新南向經費分光光。
教部:專任教師需有博士資格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目前大部分大專校院的東南亞語教師,確實以兼任居多。現況如果大學有開設東南亞語相關科系,教育部會補助學校專案計畫經費,讓學校聘「專案教師」,李彥儀坦言,目前大學已很少有專任教師員額,要聘為專任教師比較困難,需有博士資格。他解釋,所謂專案教師就是「非系所員額的職缺,但又比兼任好一點」。兼任教師只領鐘點費,而專案教師領一般正職助理教授的薪資,但仍是一年一聘的編制外人員。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說,教部技職司也有補助大專校院成立國際產學專班,補助學校聘「專案教師」,而有些大學會開東南亞語言課程,這部分確實是用兼任教師來聘,「教育部沒辦法強迫各校非得聘專任教師」。
至於有新二代建議政府應建立東南亞專業人力資料庫,姚立德說,之前教部有針對該議題與學校開會,但多數大學表示,對於師資來源沒困難,因為這些學校在政府實施新南向政策前,就已有一些從東南亞國家來念書的學生,如果學校需要東南亞語言的教師,就會直接請校內畢業學生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