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澎湖有許多懷古的小巷弄,有型又特別,讓人在四處穿梭,隨意行走時,滋生「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奮感,因為行進間,遠遠眺望巷弄好像走到底就沒路了,沒想到真正走近,才發現轉個彎,迎面而來的又是另一個美麗的新風景,讓人很驚奇。
圖/洪金鳳
文/洪金鳳
故鄉澎湖有許多懷古的小巷弄,有型又特別,讓人在四處穿梭,隨意行走時,滋生「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奮感,因為行進間,遠遠眺望巷弄好像走到底就沒路了,沒想到真正走近,才發現轉個彎,迎面而來的又是另一個美麗的新風景,讓人很驚奇。
幼年時光,這些小巷弄是村里大人小孩活動聊天的地方,我常常看到許多婆婆媽媽茶餘飯後,拿個小板凳,就坐在陽光無法直晒的陰涼處,東家長西家短,炫耀自家小孩會讀書,哪家人家會賺錢等,而小小孩就在安全的巷弄裡跑跑跳跳,沒有車來車往的威脅,也沒有足以會受到傷害的危險,大家盡情地在巷弄間,凝聚彼此的情感,直到煮飯時間一到,才各自解散回家,負起家庭「煮」婦應盡之責。
而我成長到情緒怪異的青春期,這些小巷弄就成為我「心情還不定、心靈常受傷」的隱密處。尤其當我和嚴格管教的母親產生對立時,我會趕快離開現場,到村里的小巷弄走走串串,轉換心情、止痛療傷,說也奇怪,走了一段時間之後,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煙消雲散。
平凡無奇的小巷弄,是我心底最重要的返鄉依歸,至今仍給我無上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