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孫立群
報載大陸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原訂於本月二十七日在台以餐敘為名,舉辦面試活動,宣稱招聘十九名台師,並標榜「薪資無上限」。陸委會表示,移民署已針對該團全程訪視,確保其來台行程合法、合乎規定。又是報載,高中應屆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校長遭國安單位「拜訪」。再一報載,針對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陸委會除了譴責大陸外,並宣布將針對大陸各級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來台嚴格審查,以「強化國安管控機制、維護我社會秩序」。如果蔡政府討厭台灣學生去更好的學校就學,不喜歡台灣人在大陸就業、經商、發展受到更好的照顧,筆者藉此機會,建請蔡政府宣布斷絕兩岸民間與官方的所有接觸與往來。
赴國外就業、創業、經商的台灣人一向不絕於途。不論是在台灣經濟發展快速、兩岸剛開放的三十年前,甚至在高度管制的民國五○年代。台灣人赴國外代表的意義絕不是賣台、背棄國家,而是經濟發展空間的擴大,更是國力的延伸。如果向國外發展是值得鼓勵的,為什麼去大陸發展就會引發不同的解讀呢?請問幾十年來,在大陸的台灣人,有幾位變成了「共匪」呢?台灣的悶經濟、就業困難、低薪已經持續一陣子,此時激勵國人向外發展更是重要。李前總統的戒急用忍,讓台商在大陸失去了一波攻城掠地的機會,今天蔡政府強推的新南向,刻意忽略並排拒大陸的市場與優勢,勢必令國人再一次失去充分利用大陸提供的各項資源而獲利的機會。
至於赴大陸就學一事。眾所周知台灣的教改在李大院士遠哲的蹂躪下,有了今天的慘狀。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短期內肯定會有不少大專院校關閉。在這樣的不良環境下,如果高中畢業生還出走,高教的慘狀豈不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客觀事實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呢?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在今年五月公布世界大學排名,大陸共有兩校進前三十名(北京大學二十七名)、五校進前一百名,共十三校進前兩百名。反觀台灣,只有台大一校進前兩百名(一百九十八名)。比較兩岸每年投注在高教的資源、未來的就業市場,再加上大陸先前公布的對台招生最新政策(台灣學測均標即可申請,並有獎學金的可能性),台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就讀,是非理性的選擇嗎?又何罪之有呢?自由的民主社會,個人除了選舉時投票外,「用腳投票」也是重要的意志與偏好表達方式。
大陸對我的統戰是常態,對我的磁吸效應是持續的。蔡政府如果因為意識形態,台前幕後的阻擋台灣人赴大陸就學、發展,對大陸來說,最多就是面子上不好看,但對國人的傷害卻是非常實質的。如果蔡政府能收起沒有自信的自卑感,絕對會發現台灣人赴大陸發展不會變成「共匪」,而是國力的延伸!至於兩岸高教的競爭,除了資源的投入外,拿開你們的政治髒手是第一要務。吳茂昆這樣一個無德之人,爭議多到當初連東華的校長都無法續任,居然可以擔任教育部長。當然,由他負責厚顏拔管是絕對稱職的。至於是否玷汙了教育的殿堂,相信蔡政府的心中是非常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