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水庫蓄水率昨天下降到百分之五點五,南水局把握機會人工造雨。
圖╱南水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連續高溫,台北、板橋、台中等地前天都飆破設站以來五月的最高溫,衛福部統計,當天因熱暈厥、中暑等熱傷害就診人次達二十七人,創五月的當日最高紀錄。屏東則傳出有環島客疑熱衰竭或中暑不幸死亡。
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預防熱傷害,從頭到腳要有「五裝備」,包括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衣物、擦防晒乳及帶水瓶。
此外,每天至少要喝二千毫升開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林莉茹也提醒,民眾一旦發現自己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
如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嘔吐,務必先設法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快速就醫。
高溫燈號預警 國教署:進一步納入規範
極端高溫頻率日增,氣象局下月新增「高溫預警訊息」,採用黃、橙、紅三種燈號告知民眾提前預警。教育部說,夏季氣溫連年攀升,即使還無燈號,目前對學生上戶外課程均有行政指導,由教師評估帶學生移動至陰涼場所,未來若有更明確的溫度警示,將考慮進一步納入規範。
炎炎夏日,不少學生熱得無法專心上課,國教署曾找地方政府研議,最後因裝設空調所需經費龐大,估約需八億元,改由地方採因地制宜方式,輔以替代措施協助。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說,教育部不會主動補助學校空調裝設,目前各地多採配套措施,如利用防水隔熱、太陽能板、遮陽板達到降溫效果,或裝設水霧器、自然風器、吊扇及高低窗等設備,降低環境溫度,也有學校採斜屋頂或頂樓不設教室。
曾文水庫快見底 南水局全天候待命
連日高溫不下雨,水情不佳,水利署努力多「籌備」一點雨水,南水局曾文水庫內工程人員輪班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監控鋒面,等待施作人工增雨最佳時機,昨曾文水庫有效蓄水從上周二的百分之六點四下降至百分之五點五,蓄水量約二千四百八十萬噸,目前進入一階限水,盼大家節約用水,同時期待老天爺降雨紓解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