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第四季的劇情中,華生醫師親愛的太太瑪莉死了,雖然不是福爾摩斯的錯,華生還是憤恨地對著好友說:「你保證過要好好保護我們三個(華生、瑪莉與剛出生的小寶貝)!」你保證/承諾/答應……那背後其實是在說:「我那麼相信你,你卻讓我失望了。」圖/資料照片
文/Claire Chien
當紅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第四季的劇情中,華生醫師親愛的太太瑪莉死了,雖然不是福爾摩斯的錯,華生還是憤恨地對著好友說:「你保證過要好好保護我們三個(華生、瑪莉與剛出生的小寶貝)!」你保證/承諾/答應……那背後其實是在說:「我那麼相信你,你卻讓我失望了。」
讓我們失望的可能是父母、伴侶、朋友、醫生、大師……甚至是上帝,或是我們自己。很不幸地,生命有時候很殘酷,不論個人付出再多努力,還是抵抗不了強大的命運。當意外和危險毫無預警發生,除了感到巨大的憤怒之外,還會被無法預知的未來、不確定性與焦慮感淹沒,很自然就會想要責備——以為找出一個人或一件事,當成對付的焦點,就可以預防同樣的錯誤不再發生,不會再遇到類似的危險或痛苦,想要藉此獲得「一切又在掌控之中,我又安全了」的感覺,但這當然是一種錯覺。
當我們鑽牛角尖,陷入追究「是誰的錯」,追殺別人成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無止盡地挖掘理由,只想用最嚴厲的標準,判處他人最重的罪名。這樣就能夠讓我們分心,不用想起自己悲慘的失去(感覺憤怒,總是比感覺哀傷、脆弱容易許多),也順便逃避內心自我譴責的強烈罪惡感(我們不是責備他人就是責怪自己)。就像劇中華生最終不敢面對的,其實是自己的出軌與背叛,在太太半夜起床哺乳、哄小孩的時候,自己卻與外遇的對象傳簡訊。而當福爾摩斯明白自己成為無辜箭靶的真相後,只簡短說了一句:「我們都只是人。」
充滿人性缺陷與弱點的凡人,都有欲望、自私、貪婪、恐懼、軟弱……會做出許多愚蠢的決定,犯下種種錯誤,我們很容易將這些無法或不想面對的心魔,投射到外在的人事物並予以譴責。但最終,迴力球還是會反彈過來,像鬼魂一樣糾纏著我們。
失去摯愛已經是巨大的損失,難道還要跟著失去善良、柔軟的心,從此被責難腐蝕生活、活在充滿仇恨的世界裡?去恨比去愛容易得多:怪自己出生在不好的家庭、怪政府讓人失望、怪世界充滿不公平……然後,把氣出在家人、朋友身上,或是投射到社會中的某些群體,讓他們當代罪羔羊,把和自己不同的人都看成是威脅/恐怖分子,覺得應該將他們驅逐出境。總覺得別人虧欠我們,理所當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來補償,而且是加倍,才能彌補自己所受的傷害與痛苦。
但這樣做,只會讓自己變成生命最大的受害者(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自我封閉更加孤單),活在一個缺乏愛、缺乏意義的黑暗世界裡,最終付出最大代價的人,還是自己。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失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