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附小校園碧綠樟樹庭院區有一座水池,微風舒適地吹拂著,大小烏龜們悠閒地從池底探出頭,爬上小山做起日光浴。原以為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丘,如尋常的庭園造景噴水池一般,多看了幾回,才有如發現新大陸般驚呼──原來小山丘是立體台灣島啊!
圖/鄭雅文
文/鄭雅文
清大附小校園碧綠樟樹庭院區有一座水池,微風舒適地吹拂著,大小烏龜們悠閒地從池底探出頭,爬上小山做起日光浴。原以為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丘,如尋常的庭園造景噴水池一般,多看了幾回,才有如發現新大陸般驚呼──原來小山丘是立體台灣島啊!
連忙把這樣的發現分享給孩子:新竹在這兒,我們的居住地;高雄是阿公阿嬤家;去年暑假的環島之旅,從新竹往北順時針走一圈的旅程……連孩子也張大雙眼,興味盎然地仔細觀察著。
看說明才知道此台灣島水池的歷史淵源,民國49年(1960)陳世慧校長囑咐學美教的王贊儒老師設計噴水池以美化校園,王老師為讓學子認識台灣之美,將台北總統府、桃園石門水庫、新竹東門城、台中公園、八卦山大佛與左營春秋閣等特色建築,做成小模型放在寶島上。
憑欄俯視池水景致之餘,不禁深深感念教育者的奉獻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