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邦友(高雄市╲高師大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輔大醫學系申請入學招生竟然掛零,原因被歸咎為甄試日期與他校錯開,才會成為重複錄取之下的犧牲品。
為此招聯會表示未來各校系應「適度撞期」,方能有利考生適性選擇。
但筆者認為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因為過去的聯考與現在的指考都不會有這種撞期的困擾,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出在申請入學的制度設計本身。
倘若甄試日期錯開,透過志願序優勝劣敗的淘汰規則,就會演變成「贏家全拿」,現下輔大醫的慘況便是如此;撞期過甚,又剝奪考生早已少到不能再少的機會,怎麼走都是此路不通的死胡同,這無異是落入所謂的「囚徒困境」當中,怎麼改也左支右絀,非但不能兩全其美,甚且還會造成考生與大學的兩敗俱傷。
有人認為今年輔大醫學系「大意失荊州」,但該系在指考分發時尚可扳回局面;最大的輸家,卻是那些卡在分數的夾縫中,運氣不好沒填對志願,又得再受一次考試煎熬的落榜學生。
想當然爾,輔大與其他校系勢必「記取教訓」,明年的第二階段甄試日期就算拉長了,也難保大學相同科系之間不會產生刻意撞期的默契,最後可憐的考生還是得被迫棄保。
如今招聯會又以「賣方思考」的邏輯來曲解問題,更大大彰顯其一直為人詬病的權力,亦將使得大學端手握挑選學生的絕對自由,相較之下,考生只能乖乖領受制度操弄的被選擇命運,甚至是落得滿盤皆輸的窘境。倘若申請入學的基本架構不改,這撞期的困局,將永遠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