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所謂的名牌,應如何分辨、取捨其價格與價值?
文/Judy朱
面對所謂的名牌,應如何分辨、取捨其價格與價值?
所謂名牌,就是指大多數人「認識」及「認同」的品牌。曾經它是屬於有錢人士獨享的專利,因工作或生活場合所需,要讓自己看起來「體面」;它也是人類內心幽微的情感,體現著一種資源掌控、社會統馭的心理,以及有效的炫耀行為。
然而,隨著社會大眾「美」的意識提高,名牌已漸有平民化的趨勢。我指的「平民化」,當然不是價格(雖然國內外名牌都有大減價的時候),而是一種連普羅大眾也想要藉著擁有名牌,來提升自我形象、創造自我風格的動機及渴求。
但面對所謂的名牌,應如何分辨、取捨其價格與價值?以下幾點供你參考。
一、適合你的個性與個人習性。
二、了解品牌的精神與風格,包括剪裁和版型是否適合你的身型,都是需考量的。就算是大名牌,如果衣服的剪裁與你的身型不協調,還是沒辦法穿出名牌的品味。
三、打破名牌迷思。稱得上名牌的服飾,其質感、剪裁、新穎度絕對不在話下,但穿戴它的人,在讚歎崇拜之餘,必須把名牌當成工具使用,當成時尚知識來理解、吸收。清楚判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品牌,展現出屬於你的獨特之美,這才是名牌所能給予你的真正價值。
四、是需要,不是想要。我的購衣主張是,如果沒有需要就不要買,買來後就要經常穿。且要買就買質感好、剪裁佳的,尤其熟女更應「重質不重量」,只要好好保養,這些單品反而不容易被淘汰。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需要添購新衣服的機會愈來愈少,得到他人讚美的機會卻愈來愈多!一件6,000元,共穿了20次,每次穿出去都讓你得到讚美、自信滿滿的衣服,絕對比一件只穿了5次的2,000元衣服,來得更有價值。
五、買自己負擔得起的服飾。如果預算不夠,就不要強「己」所難,否則穿起來反而會有種不自在,且期待他人目光的得失心若太重,名牌的氣勢及本身的優點反而顯現不出來。
以上分享,希望能讓你在購買名牌時,更懂得如何取捨。
Judy's小叮嚀:
你懂得用它,它才會為你所用。讓名牌幫你的個人形象抬轎,而不要成為一身行頭的暴發戶。
■歡迎五年級(五十年次)以上的讀者來信提問,如何讓自己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更年輕美麗的穿搭造型等問題,提問請寄mtnart12@merit-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