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事在人為 WHA突圍的思考

蔡明燁 |2018.05.18
2509觀看次
字級

連續兩年,台灣未獲世界衛生大會(WHA)之邀,以觀察員身分,參加每年五月在日內瓦舉行有關全球公衛發展的議題,值得我們從不同層面來思考。

WHA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開會一次,決定WHO未來的政策方針。台灣不能與會,不能獲得有關全球防疫的最新資訊和應對建議,並阻礙其他國家直接分享台灣優質的醫療研究心得,不僅是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的損失。

差堪告慰的是,台灣的公衛專家不斷透過不同管道,持續和國際衛生社群保持互動,因此台灣雖被摒於WHA門外,仍能以其在防疫及健康領域的成就,繼續為保護國人及協助全球衛生單位做出貢獻。

然而台灣自身的積極,以及盡力扮演好國際社會良善成員的努力,卻不應被拿來當做台灣不需要加入WHO或WHA的藉口。二○○三年SARS爆發,台灣因非WHO會員國,未獲疫情即時通報,致使感染案例陡升,三十七人喪生,後來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密切合作,才成功阻止疫情擴散。可見病毒無國界,任何國家、地區都不應被排除在外,WHO因中國大陸的杯葛而拒絕台灣,動搖了「健康為基本人權」的核心價值。

二○一六年重新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一直積極投書國際媒體,盼能獲邀WHA,今年並有許多國際聲援,包括美、德、日、加、歐盟公開表態,支持台灣出席會議,另有二十個台灣友邦與友好國家聯合提案,要求WHO對台發出邀請函。

國際性非官方團體也動作頻頻,例如數千人透過社群媒體串聯寫信給WHO;總部設於瑞士的專業媒體《智慧財產權瞭望》(IP Watch)刊登專題報導;位於英國亞伯大學的全球傳播研究中心,亦籌辦跨領域國際研討會,以WHA和公共外交為題,期為台灣突圍。

與會專家提出至少三點共識:第一、公共外交很難一次到位,但須持之以恆,這樣就算無法立刻如願以償,也能不斷廣結善緣,儲備能量。

第二、在一中政策下,台灣雖遭排擠,並不孤單,仍能透過與其他國家的雙邊或多邊協議,達成實質合作。

第三、台灣的新移民快速增加,已是台灣社會的第四大族群,他們居住寶島,便須仰賴台灣的醫療服務,因此台灣不能加入WHA,不只是台灣的困境,也是這些移民所屬政府共同面臨的問題,應結合南向政策的夥伴們共謀對策。

蔡明燁(英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總編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