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數十年來,記憶移植一直是科幻小說的題材,但現在有望變成科學事實了。
根據刊登在《eNeuro》科學期刊上的研究,一組研究團隊將受訓練的海蝸牛,身上特定的核糖核酸(RNA)轉移到另一隻海蝸牛身上,後者竟然出現部分訓練的防衛反應。
實驗對象是一種名為加州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的海蝸牛,科學家對海蝸牛的尾部施以微量電流,訓練它出現防衛性反射收縮。研究人員之後再碰觸這隻海蝸牛,訓練過的海蝸牛會持續收縮約五十秒,未被施以電流的海蝸牛僅收縮一秒。
科學家從曾經訓練的海蝸牛神經系統取出特定RNA,再注射進未訓練的海蝸牛體內,結果後者會出防衛性反射收縮的反應,碰觸後持續收縮約四十秒。
研究作者之一、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教授葛萊茲曼(David Glanzman)表示,海蝸牛的研究結果「像是我們移植了記憶」。他樂觀表示,不確定這種移植記憶能否維持一生,但有助發現身體記憶的新線索。
研究人員說,微量電流不會傷害海蝸牛,成果將有助理解人類腦部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