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每年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前後產卵,今年產卵期天氣不錯,珊瑚六日晚間爆量產卵,比往年提早一天。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墾丁珊瑚每年會在「媽祖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產卵,受墾管處委託拍攝珊瑚產卵的潛水家蔡永春昨表示,今年產卵期天氣不錯,珊瑚已於六日(農曆三月二十一日)晚間爆量產卵,比往年提早一天。
「珊瑚產卵常會受天氣影響」,蔡永春指出,墾丁珊瑚每年農曆三、四月產卵,每個月約二至三天,若這個月天氣冷沒產卵,就要等到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前後。
往年蔡永春會從農曆三月二十一日開始在核三廠出水口觀察產卵,通常都是少數種類珊瑚少量產卵或含卵待放,第二天再逐漸爆量。不過今年產卵期天氣好,六日已看到十種珊瑚一起爆量產卵,「這算是正常現象,不過也是難得珍貴」。
蔡永春表示,此次產卵是由表孔珊瑚打頭陣,緊接著棘杯珊瑚、微孔珊瑚、菊珊瑚陸續大量噴發,最後壓軸的是紋珊瑚,白、橘、粉紅、紅色等五顏六色的珊瑚精卵,繽紛了墾丁海底,讓不少資深潛水客流連到晚上十時許才上岸。
蔡永春說,墾丁珊瑚在莫拉克颱風受創嚴重,種類和數量都減少許多,雖然九年來逐漸恢復,但速度仍慢,需要政府更重視汙水排放和違規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