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長】民國大家的身影在成大 文/黃華安 |2018.05.08 語音朗讀 25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民國大家:台南朱玖瑩。圖/黃華安 策展人黃華安(左)在台南成大「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中導覽。圖╱成大提供 台北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圖/黃華安 文/黃華安 民國初年胡適、錢穆、董作賓、蘇雪林、莊嚴、張大千、溥心畬、朱玖瑩等來自思想界、教育界、文學界、藝術界的大師們,在中國百年政治和文化變動最艱難的時刻,渡海來台,成就與奉獻一生。 筆者為攝影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深刻感受民國大師的身影逐漸為時代所遺忘,遂以策展身分訴說個人的景仰和崇敬。因此即使財力、物力、人力均困窘,仍克服種種艱難,與另一策展人黃追日,花兩年多時間,長達一萬五千六百三十六公里的日夜跋涉,不辭辛勞從台北、台南,橫跨到安徽、江蘇、山東、北京、南京、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追躡這些民國大家的足跡,藉由影像記錄、資料展覽等方式,引發一般民眾對大師的興趣與認識。 時下多以功利為先導,問題是我們有更幸福快樂,生命更安頓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怎樣的生命態度、高度與視野,什麼樣的人文素養,才能在物欲橫流、情欲泛濫的混亂中找到出口。 古人去我太遠,且時空環境大相逕庭,現代人不易借鏡。本展諸大師皆當代豪英,他們在生命視野與態度上,堅毅卓絕、視界廣遠;於各自專業領域成就斐然,作育英才無數,影響深鉅。 如:胡適先生於戮力為公之餘,更積極倡導白話文運動,開風氣之先,「雖千萬人吾往矣」;張大千風流蘊藉,足跡遍及五大洲,延續傳統而自創潑墨一格;莊嚴瘦金體書法和朱玖瑩皆遺下優美的書藝;溥心畬雖生不逢時,王孫落拓,卻在國學書畫世界為自己找到無限揮灑的性靈空間…… 這些大師是近代經歷中國最苦難的一代,出生對岸,在顛沛流離中於斯土完成個人生命的展現。他們大江大海的生命歷程,不正是我輩最好的學習典範? 南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台生,策展人之一黃追日說:「追隨大師足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大時代的圖景,一個由先生們風塵僕僕的背影所拼貼出的時代群像。儘管歷經時代磨難,從荒亂彼岸至蕭索孤島,始終存著對自身人格的堅持,對文化的信仰,對教育的熱忱,以及大時代下共患難的家國意識。至此,心中的陌生感霎時消散,映射於心的不再是遙遠的故事及篇章,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尊敬及景仰。不論時代的巨輪如何轉動著,先生的精神仍為迷途者點亮引路明燈。」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科技發展迅速的世紀,可謂一年小變化,三年大變化。幸運地,我們不是像民國大家一樣,經由戰爭的動蕩來體驗這些變化,而是和平地進行。但無可否認,這些變化,極大地衝擊我們原有的生活,干擾或挑戰我們固有的觀念和價值。 回顧歷史,看看這些先輩,他們是如何走過來的?在殘酷的境遇裡,始終溫情看待這個世界;在顛沛流離中,堅持每日灌溉美好信念的花朵;在長久的歲月裡摸索黑暗,直到發現光──這將是大家期望看到的視界。 筆者是成功大學中文系校友,能回母校辦展,除感謝師恩,也是飲水思源,希望推廣民國大家高尚的人品和精神風範。展場特別設置仿民國郵筒,以及民國服裝人形立板,供拍照互動,以感染民國的氛圍氣息;並綜合文字、影像及錄像,以生活化、多面向、平易近人的方式廣邀大眾來親近大師。 展訊:民國大家的身影 展期:即日起~5/26 展地:台南市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前一篇文章 【參禪參纏】真有天理嗎 下一篇文章 【石齋夜話】陳招池退而不休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文人攝影】墨影江山【攝 影 表 現】 時空光影【詩】 慈悲的光【峻立之光】墨影詩光中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