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機場近三年沒有航班起降。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近日接受委託替恆春機場「找一架飛機」,盼今年十月前招攬到國際包機降落,讓交通部回心轉意,不會下令恆春機場關閉。
恆春半島落山風季節長,幾乎從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都不能飛,確實影響部分航空公司的意願,三年多沒有民航機起降。二○○四年啟用之初有三家國籍航空公司進駐,之後剩立榮航空獨家飛,但因汰換機隊起降標準拉高、落山風等因素,每周兩班的定期航班,三年多來班班取消,航站大樓還因租給養生團體「練功」引發爭議。
為了讓機場「敗部復活」,縣府曾委託專業單位評估,報告中建議短期可以私人飛機及商務飛機起降為國際化優先考量,並由高雄小港機場支援海關、移民、檢疫等業務;如果反應好,中期可以整合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資源,加強夜航設備;長期可延長既有跑道至二千五百公尺,另增設側風跑道,創造全年起降環境,以供短程國際航線使用。
恆春機場去年三月終獲行政院核定試辦國際包機兩年,不過眼看一年就要過去了,「包機」之夢始終沒有實現。關閉在即,在地方政府爭取下,去年交通部允諾再給兩年時間試辦國際包機。一年多來沒有成果,屏東縣政府於是尋求高餐大協助。
高餐大表示,恆春機場每年只有四月至十月較適合民航機起降,但國外如法國尼斯、菲律賓長灘島等的機場,也有季節性營運得以生存,他們也朝這方向努力。
該校航管系助理教授陳福川說,洽談對象為航程在三、四小時左右的亞洲航線,飛機搭載足夠的燃油,就不必增添加油等硬體設備,也不需要空廚。除了廉價航空、小型航空公司,也與國外旅行業商談,初步得到不錯回響。
他指出,團隊將整合屏東地區溫泉、遊艇等資源,除了墾丁,大鵬灣、旭海等串起行程有讓觀光客待四天三夜的觀光潛力。陳福川說,像峇里島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也能成為國際旅遊勝地。交通部給「大限」是明年三月,不過恆春機場十月以後就難起降,陳福川坦言,所剩時間不多,等於今年十月就是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