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新北國際佛誕文化節「國際佛誕交流座談會」,昨天在佛光山金光明寺舉行,來自世界各地貴賓大合照。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記者杜憲昌新北報導】二○一八年新北國際佛誕文化節「國際佛誕交流座談會」,昨天在佛光山金光明寺舉行,此次座談以「覺醒與融合」為題,邀請國際多位法師與學者專家發表專題,並透過影片分享各國家地區佛誕節的特色,打造東方文化的「佛誕盛世」,共推佛誕國際化。
包括外交部主任祕書蔡明耀、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黃靜怡、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心茂法師、佛光山海外都監院院長暨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也都應邀出席活動。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致詞表示,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同列世界三大宗教,但卻一直無法國際化;他期望藉由這次佛誕活動為平台,結合各國家地區及團體的助力,使佛陀教法發揚光大,讓全人類都能領受佛陀的智慧。
心靈與環保覺醒
昨天座談會分為「心靈與環保覺醒」、「族群與文化融合」兩面向。在「心靈與環保覺醒」部分,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呼籲實踐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等四種環保。他認為,佛陀的生命觀、宇宙觀是能夠感得個人身心及所處環境,佛陀的環保思想是身心世界平等不二,而佛陀的心靈環保則是轉化煩惱修學慈悲智慧的方法。
「佛誕精神包括倫理道德及心靈的覺醒與淨化,這種『特殊功能』是其他節日無法取代,因此更應成為世界公民共同的假日。」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淨因法師指出,「激活」是將佛誕推向國際的關鍵,透過慶佛誕的成功案例,可以提供許多新的思惟。
佛教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何日生則表示,慈濟提倡資源回收與素食,即是從珍惜物品來反躬自省,要與地球共生息,這亦與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概念是相同、相通。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認為,生權平等是環保思想的基礎,緣起法則是實踐環保的核心,眾生平等是欲得淨土當淨其心的菩薩行,其具體實踐則落實在不殺生(提倡蔬食生活)、減少垃圾(推廣資源回收)、淨灘淨山種樹(綠化地球)、節約能源(回歸簡樸生活)及自淨其意(落實眾善奉行)。
族群與文化融合
而在「族群與文化融合」方面,印度摩訶菩提國際禪修中心創辦人桑加先那法師表示,大悲心是大智慧的展現,「當我們有了大悲心,觀點與活動會隨之轉變」。而南韓波羅蜜青年會常務理事成真法師認為,聚會與慈善是打開種族與文化差異封閉之門的重要管道,慈悲則可以融化種族與文化歧視的冰牆,如此方能真正成就「世界一家親」。
世界佛教聯盟會長朋猜法師認為,善良態度、教育學習、領導風格、識別認同、多元活動、慈善救援、慈悲為懷、平等平權,才是促進族群團結與文化融合的特質與方法。
馬來西亞馬六甲佛教居士林林長王書優則從佛教在馬來西亞的發展,歸納出除了團體的組織化,更必須透過文化、教育、福利等領域,以尊重、諒解與融和,才能在多元群體互動中發展出本土化,更益發開拓出國際性的格局。
座談活動結束後,晚間還有一場由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主辦「禮讚佛陀音樂會」,由知名歌手彭莉主持,邀請南傳法師以巴利文唱頌,北傳法師以梵唄讚頌外,另有西蓮淨苑合唱團、佛光青年合唱團、福智青年讚頌團、四川成都古琴演奏家張婷婷、心靈歌手蓮歌子等參與演出,讓與會民眾享受一場的心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