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齡獨力撫養小比,藉由路跑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圖/日月潭管理處、讀者提供
陳嘉齡獨力撫養小比,藉由路跑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圖/日月潭管理處、讀者提供
【本報新北訊】台灣路跑活動方興未艾,賞景、美食不一而足;有人為了破紀錄而跑,有人志在參加、交朋友兼健身。去年七月開始,卻有一對母子檔跑者,不但吸引目光也賺人熱淚。
陳嘉齡是位單親媽媽,兒子「小比」六個月大時,因施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結果成了腦麻兒,小比的生父也棄他們母子倆而去,十八年來,陳嘉齡只能獨力照養小比,加上生活經濟的重擔,讓今年四十五歲的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
陳嘉齡靠打零工撫養小比,為省錢讓孩子上學、看病,自己常常一天只吃一餐,她說:「我從沒想過放棄他,生命的缺陷,只能用愛彌補。」去年七月,朋友約她一起報名十公里的路跑賽,開啟母子兩人的跑步人生。
「其實,我真的一點也跑不快,每次參賽總是很擔心被關門(超過比賽時間),畢竟我是推著四十幾公斤的推車在跑步。因為舊疾的關係,每次跑完,總會腰痛好幾天。」陳嘉齡說:「我能做的就是用愛呵護他。」
談到第一次經驗,她說,「那天,我還被放鴿子」,到了比賽會場才發現朋友沒來,陳嘉齡心想他們母子都來了,「就跑吧。」剛開始順順地跑,結果到了三公里時,坐在推車上的小比因路面顛簸,頭不時敲到推車的桿子,痛得哇哇大哭。
陳嘉齡一面安撫,一面繼續吃力地推著跑,沒想到到了五公里折返點,竟是一路上坡,陳嘉齡說她是使勁吃奶的力氣,推得氣喘如牛,幸好有位好心的女跑友幫忙一起推,才終於回到終點。
陳嘉齡還記得當時腳趾頭整個起了水泡,痛苦得只想馬上回家,回到家裡跟母親說起帶小比去參加馬拉松,「媽媽罵我神經病,叫我以後不要再參加。」
但個性不服輸的她,隔了二個月又報名一場十公里,迄今與小比已跑了十多場路跑賽,「小比還會一直叫,手在那揮啊揮,要我跑快點。」
她說:「小比喜歡到處吹風,上次去日月潭路跑,小比很開心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和上千名跑友一同挑戰,賽事宛如熱鬧又有趣的嘉年華會。
陳嘉齡說,獨立扶養小比真的很辛苦,不僅每天要背著他上上下下,不時還會癲癇發作,更曾吐血住到加護病房,她也因此罹患重度憂鬱症。
「我只想讓自己更健康,」陳嘉齡說,自己並不偉大,只想做一個母親該做的事,她永遠不知道「明天」或「無常」,哪一個會先到?所以母子倆會一直一起上跑道,「努力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