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豐鄉綠色隧道垂吊植物,砂石車無法通過,有效降低車禍機率。圖/徐庭揚
【本報花蓮訊】相隔十年,花蓮縣壽豐鄉再次獲得「國際安全社區」認證,證明只要努力,偏鄉也可以登上國際舞台。
國際安全社區由瑞典在一九八九年發起,透過公開認證,促進社區安全,進而形成世界性的「安全社區網」。
壽豐鄉二○○六年在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發起下成立國際安全社區作業中心,兩年後第一次通過國際安全社區認證,成為全球第一百四十七個、全台第五個國際安全社區;依規定每五年須辦理再次認證,然而壽豐鄉因天災等因素,一度中斷再認證的申請資格,終於在十年後取得第二次認證。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楊鈞弼說,壽豐社區銀髮族占百分之十六,社區以「綠色安全觀念」為發展特色,例如在豐坪村一處傳統社區的聯外道路,過去常有砂石車經過,自從在道路上方架設棚架、垂吊植物成「綠色隧道」後,砂石車無法通過,有效降低車禍發生機率。
壽豐鄉也積極推動將社區閒置空間轉為高齡、新住民、兒童、環境教育的據點,增加居民生活舒適,並有效減少社區犯罪。協會成員和居民更過濾出易發生意外的道路和場所,針對銀髮族、學童等給予協助。
楊鈞弼說,一個颱風年年登入、地震頻繁發生的偏鄉地區,成為國際認證的安全社區,「真的不簡單」。楊鈞弼說,認證過程麻煩,有的社區不再申請認證,但壽豐鄉會堅持下去,這是大家一起努力來的光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