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市售食用醋種類繁多,民眾常搞不清楚自己買回家的醋是否為「純釀造」?衛福部食藥署昨宣布,七月起生產的食用醋,須依其原料、製程的不同來標示,以天然穀物、果實等發酵而成為「醋」或「釀造醋」;以釀造醋為原料,添加蘋果汁等製成為「調理醋」;以醋酸或冰醋酸稀釋液添加糖類、酸味劑等製成的調味液為「合成醋」。標示違規者,最重可罰四百萬元。
食藥署科長李婉媜表示,釀造醋占比約四成,「調理醋」占比達五成五「合成醋」比例最少。除業者標示外,民眾也可從產品的成分內容,來判斷屬於哪種醋。
食醋標示新制實施後,如產品為「調理醋」,業者卻未標示「調理」字樣,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罰三萬至三百萬元;如產品為「合成醋」,卻標示「釀造」或「調理」字樣,依同法可罰四萬至四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