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生活中或公共場合,我最常聽到的是閩南語,如果閩南語會瀕危,那客家話、原住民語豈不是奄奄一息,不是更應設法保護,平等對待。
客語雖列入國中小必修課,但只有每周一節課講客語,成效是很有限的。個人覺得要找回母語,必須要看重母語,而且自己救。
如客語傳承:大人以身作則,在家裡多以客語與孩子閒話家常,同時鍛鍊表達的勇氣,孩子公開場合自然直接大方、自在地以客語表達。
在家多播放客家童謠,或由老一輩唱給孩子聽,藉由客語學習的刺激,讓孩子輕鬆之餘不忘本,把優美的客語傳承下去。
客家電視或講課電台、或是結合「客家家庭趣事」的插畫,並附上真人客語發音教學的(客家小吵)臉書粉絲專頁,年輕人何妨多加利用,提升用客話作日常溝通的能力。
如此不僅重新鼓動了兒孫輩在家用客語和老一輩溝通,找回客家人的自尊心與自信,而且對復甦提振客家母語大有助益,傳統文化得以永續。
楊樹槿(桃園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