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淑英(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是西語國家盛大推動書香文化活動的歡慶日,這一天叫做「世界書香日」(World Book Day)。 雖以「世界」為名,但是重視的程度卻各國有別。文學歷史淵源和區域文化特色的彰顯,讓這一天可以是舉國同慶,也可能在某些國家乏人問津。
近幾年來,連台灣的出版社、書店和文化界人士也都會構思一些活動,鼓勵閱讀,讓手心暫離手機,握住紙本,感受文字在扉頁天地之間的溫度和肌理,啟發紙與筆邂逅的靈感,彼此磨蹭的快感。這是手動,不是自動,絕非時下甚囂塵上的「AI」(人工智慧) 所能取代。
「世界書香日」的由來,官方說法是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國際出版聯盟的提議,以振興閱讀、刺激出版、保護著作權為標的,訂定這天為「世界書香日」,並從一九九六年開始正式實施。
西班牙這廂也有她的故事:一九九五年,當時才辦完奧運甫過三年的巴塞隆納,全球刮目相看,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乘勝追擊,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提一九二三年時便提出的建議,當時以塞萬提斯的生日十月七日為案由,一九九五年再提出時,改為塞萬提斯的忌日四月二十三日。 同時,這一天也是加泰隆尼亞的守護神,聖喬治紀念日。
此外,一六一六年這一天,不僅是塞萬提斯,也是莎士比亞、印加.加西拉索.維加(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文藝復興時期西語、英語三大文豪的忌日,也是當代一些知名作家如納博可夫等人的生辰或忌日。這一天還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情人節:傳說聖喬治「倚天屠龍」用刀劍屠殺惡龍,拯救要獻祭的公主。聖喬治英雄救美,「刀出鞘,刺龍身,龍血濺,地開花」,聖喬治摘下綻放的玫瑰獻給公主成為佳話,這一天遂成為自治區的情人節,男士要送女士一朵玫瑰花,女士回送男士一本書(情人送的書,不愛讀書也會看)。
於是,聖喬治搭配文學巨擘,情人佐書香,提升了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文化觀光,成就聖喬治紀念日的宗教宣揚,鞏固了塞萬提斯的文學成就,尤其,打從一九七六年成立的塞萬提斯文學獎,每年就選這一天在塞萬提斯的故鄉阿卡拉.艾那雷斯(Alcalá de Henares)由西班牙國王親自頒獎,更加彰顯西班牙的豐厚與貢獻。
諸此種種因緣,「世界書香日」在西班牙受到重視的程度,遠大於其他國家,即使許多英語國度也都紀念聖喬治日,卻常與「世界書香日」區隔。
二○一六年,塞萬提斯逝世四百周年紀念時,許多研究塞萬提斯的著作傾巢而出,應該是歷史上作者塞萬提斯受到重視的程度,首度超越被創造的人物唐吉訶德。塞萬提斯與唐吉訶德的比較研究與性格探討,也成為這幾年來學術研究的顯學。
今年的世界書香日,我在西班牙體驗,感受塞萬提斯文學獎頒獎的隆重,獲獎人是前尼加拉瓜副總統塞吉歐.拉米瑞斯(Sergio Ramírez),距離上一次二○○一年我們兩人受邀演講,在巴拿馬國際書展見面迄今,已是十七年前,他的《一千零一次死亡》兩岸分別以正體、簡體出版,頗受好評。
此外,大街小巷書報攤林立,特別為世界書香日和塞萬提斯臨時裝櫃的新書、舊書,老紀錄片新電影、經典論述和新興理論……瀰漫街道,彷彿微風拂面都可以嗅到紙書和印墨的味道。地鐵上還可以看到翻閱報紙抱著書本的行人旅客,車廂上張貼著塞萬提斯和《唐吉訶德》的精采節錄與漫畫,這樣的閱讀氛圍的確需要經營,需要宣傳,需要策略。書香這事兒,是要讀書,而不要讀「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