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分析,川金會在即,中國大陸只能在場邊觀戰,許多中國分析家說,更糟的是北韓可能討價還價和美國達成一宗大交易(a grand bargain),不僅親近韓戰時期的兩個死對頭,也減少在貿易和安全方面對中國大陸的仰賴。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二十七日將會晤南韓總統文在寅,和川普的峰會預計五月或六月初登場。談判桌上能談的事很多,例如南韓近來證實,正和北韓和美國討論簽署協議,正式結束一九五三年休止的韓戰。分析家表示,由於情況進展迅速,大陸與其國家主席習近平必須考慮最糟的突發狀況。
香港嶺南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泊匯說:「失去聲望對中國大陸和習近平來說是個大問題,他們希望每個人都把中國看做國際關係的要角,尤其是東北亞問題。現在突然間,中國不再關係重大。」
儘管川普在推特上表示不急於達成交易,但他顯然希望成為正式結束韓戰的美國總統,在歷史上占一席之地。文在寅也渴望推動兩韓統一。所以大陸擔心結局可能是北韓或統一的朝鮮半島傾向美國。
自韓戰以來,北韓與大陸的結盟關係不可動搖。北韓為大陸提供緩衝,駐南韓的美軍不致直逼大陸邊界。張泊匯說,但在談判北韓去核問題時,北京必須擔心此事:「如果川金會達成大交易,以棄核換取美朝關係正常化,東北亞可能重新組合。中國無法控制金正恩的外交政策,他們也心知肚明。」
最讓北京擔心的朝鮮半島上可能的新組合是兩韓之間進行鬆散的統一,而美軍仍舊駐紮南韓。北韓已表示,放棄要求二萬八千名駐韓美軍撤離,作為放棄核武的條件。
長島大學研究北韓問題的教授夏亞峰說:「與美國站同一陣線的統一民主韓國對中國的共黨政權有危險,雖然不必然對中國有危險。」他認為,對大陸來說,川金會的較佳結果是保持現狀。可能是兩人「拍張美照」,金正恩給予放棄核武的模糊承諾,然後是冗長談判,大陸發言能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