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梵文dhyana的音譯,意即「冥想」,其具體方式通常指:在寂靜的地方,坐下來同時把心集中在一定的對象上,即我們一般所說的「坐禪」。
佛光山佛光禪堂內,星雲大師親題「萬古晴空,一朝風月」,大師在其著作《星雲禪話》指出:「見性的人,光照著般若與黑暗的無明,在他都是一樣,沒有分別,黑暗的煩惱固然苦人,光明的烈日,又何嘗不炙人?雖然如此,何妨運用慈悲方便,提一盞燈籠,照開眾生的心靈。」
佛光山永本法師說明,一朝風月是指我們每個人的自我,我們的無常生滅,我們的苦樂,順逆世間的因緣都叫做「一朝風月」,也等於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萬古晴空」是一種解脫的境界,是要我們放下心中的成見、我們的執著,看破我們的煩惱,乃至於要放下世間的知識、過往一切經驗,通通都要全部放下。因為生命的本質,是要我們雙手將煩惱塵埃給抖落掉,發出心中的明珠之光。
宋朝善能禪師也告誡學人,不可以一朝風月,滅卻萬古長空;也不可以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月。一朝風月,是我們在生命的本質裏面,這些無常、無我,世間這些七情六欲,世間一切現象通通都是;也不可以把世間永恆生命的世界,當做是像一朝風月一樣,是空的,是無我的。但是也不能在生命本質裏面,認為凡事都是空,那又太過於消極。
禪讓我們放下執著偏見外,還有積極行善,找回心中明珠、佛性的作用。(記者心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