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規畫人生,讓生命層次獲得提升,為人間留下貢獻、榜樣、言教、歷史功績……締造永恆的壽命,而佛教徒的生涯規畫,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規畫 圖/人間社
文/星雲大師 主持人/慧倫法師
適當的規畫人生,讓生命層次獲得提升,為人間留下貢獻、榜樣、言教、歷史功績……締造永恆的壽命,而佛教徒的生涯規畫,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規畫:
一、從年齡增長來規畫人生
1.成長學習期:二十歲的人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做事的技術以及做人的基本道德觀念等學習完成。甚至修苦行,增加精神毅力。
2.實習服務期:三十歲的人生,要與大家合群共處,把群我的關係處理好,把事業的基礎實習完成,把服務眾生的理念付諸行動。
3.弘法布教期:四十歲的人生,應該是一個弘法布教,發揮事業所長的人生。
4.佛法圓融期:五十歲的人生,教、學、做的階段,自學自做,將經驗傳授與人。
5.經驗傳承期:六十歲的人生,著書立說,專職教學,把一生的智慧經驗傳承給後代。
6.雲遊度生期:七十歲的人生可以雲遊度生,隨喜隨緣將經驗閱歷國際化。
二、從生命四期來規畫人生
1.少年時期,要有禮讚生命的感恩。
2.青年時期,要有自我肯定的信心。
3.壯年時期,要有活水源頭的精進。
4.老年時期,要有平靜歡喜的生涯。
三、從性格志向來規畫人生
1.研究性格:具有研究性格,可從事研究科學、醫療、天文、生物、宗教、哲學等。
2.實際性格:重視實際生活,可以從事勞力服務、機械操作、農業生產等工作。
3.藝術性格:愛好藝術,可做一位詩人、雕塑家、畫家、設計師、導演,或是音樂家。
4.社會性格:具有社會性格,可做義工、服務業、輔導員、傳教師等。
5.開創性格:具有冒險犯難、開創革新性格,可經營、推銷、政治、軍事方面發展。
6.傳統性格:個性保守、傳統,可從事助理、祕書、會計、出納等工作。
7.宗教性格:有慈悲的胸懷,安分守己,樂天知命,熱心公益,可做一個修道者、慈善家。
四、從美學意境來規畫人生
1.文學的人生:三十歲以前,藉詩詞歌賦陶冶性情。
2.哲學的人生:三十至五十歲可學習講說,深入思惟,有文學的薰陶,通達哲學。
3.宗教的人生:五十歲以後,念一句佛號,參禪一支香,結一分緣。只有宗教才會帶給人無形的安慰、空無的解脫。
人生應如何規畫?最重要的是要立志發願──
做一杯清水,給人解渴、清涼,給大地萬物滋潤生長;做一棵樹木,給人遮蔭、庇護;做一座橋梁,給人方便,讓人通過;做一條大路,讓眾生可以在我的背脊上行走達目的地;做一顆棋子,給人指揮分配,縱使是車、馬、炮,小兵小卒也能立大功;做一個蒲團,使眾生在蒲團上安住身心,體現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做一尊佛祖,有一顆佛心,只要承擔自己是佛,就不會跟人計較、嫉妒,許多惡習就能消除。承認自己有佛心就能重新改造自己。
──摘自《佛光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