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奈(右)以原住民風味歌曲取代費玉清在國軍營區傳唱多年的《晚安曲》。
圖/取自思奈原住民
輕音樂樂團
思奈以原住民風味歌曲取代費玉清(圖)在國軍營區傳唱多年的《晚安曲》。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東訊】當過兵的一定都熟悉晚上十點就寢前,營區都會播放費玉清的《晚安曲》,不過,近來有民眾聽到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太平營區)的《晚安曲》,已由有原住民風的改編版本取代,甚至早上起床播放嚴肅的軍歌,也換成卑南歌曲,官兵和附近居民聽了都說:「這樣就對了,有家鄉的感覺。」
台東地區指揮部政戰主任屠強表示,營區從今年小年夜開始,早、晚安曲都改成原住民版本的曲子,《晚安曲》是把費玉清的版本改成吉他版翻唱,早安曲則是從軍歌改為卑南族歌曲《阿拉姆》,這二首歌都由卑南族在地樂團思奈重新編曲翻唱,想不到播放至今還滿受歡迎的,因為營區在卑南族地區,部隊弟兄大多是原住民子弟。
「會唱早晚安曲,算是因緣際會吧!」樂團主唱思奈說,去年十二月底受邀到營區表演,沒想到指揮官突然告訴她,營區的早晚安曲會不會吵到附近居民?她回說已經這麼多年了,還好啦,結果指揮官希望用她的歌聲來重新編曲翻唱,可能村民及官兵接受度更高,她答應嘗試看看。
一名林姓士官說:「這樣就對了,有家鄉的感覺。」部隊播放的歌曲,不是軍歌,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今宵多珍重》或《晚安曲》,都聽膩了,現在有新的不同曲風,感覺很不一樣,尤其自己是原住民,聽到原住民的歌,心情也很舒服放鬆。
據了解,卑南族歌曲《阿拉姆》,是天后歌手張惠妹母親張王玉妹所創作,而阿拉姆的卑南族語是「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