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端午節吃粽子,當心將大量防腐劑吃下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市售粽子及粽子餡料,其中粽子有百分之六不合格,粽子餡料中的蘿蔔乾則有七成五不合格,二者原因皆為防腐劑過量。而總計抽檢一百二十四件,共驗出十八件產品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為百分之十四點五。
北市衛生局五月中到各賣場、餐飲店、傳統市場抽驗粽子餡料、粽葉,總計一百二十四件產品,結果二十件含蘿蔔乾的產品中,有十五件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不合格率為百分之七十五。根據食品衛生法規範,蘿蔔乾苯甲酸含量須在每公斤一公克以下,但這次衛生局檢出多項產品皆為標準值兩倍以上,甚至有些產品苯甲酸含量高達每公斤二點七五公克,超過標準值近三倍。
至於粽子部分,衛生局抽驗肉粽、鹼粽、豆沙粽等產品內含防腐劑與二氧化硫的情況,發現五十件粽子產品有三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百分之六,不合格原因為違法添加防腐劑己二烯酸。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粽子不得添加任何己二烯酸。
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處長姜郁美指出,十八件不合格產品,若查證屬實,北市業者將受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二條規定,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案內產品也應回收改製或銷毀,屬外縣市者則將移所屬衛生局處辦。
姜郁美建議,粽子產品應向信譽良好商家購買,並檢視粽子外表是否破損、內容物有無外漏,出現黏稠成絲狀者,產品可能已經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