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重生】老石臼的再生 文與圖/宋蕭波 |2018.04.15 語音朗讀 25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半人高的石臼,高大實重。優美的弧形體態,皆是先人們點點滴滴,刻鑿出的心力結晶。 圖/宋蕭波 文/宋蕭波 近半人高的石臼,高大實重。優美的弧形體態,皆是先人們點點滴滴,刻鑿出的心力結晶。 古早的人們用它,把粗糧精製,製造出美味食物,延長與豐富了生命的滋味。只是隨著時代快速奔跑的前進腳步,就把這樣的石臼遠遠拋在身後、或棄置角落。可是,仍然可以功成身不退呀! 有人把它當作花器,在石臼的大口,填入土壤,栽上植物,就是一盆獨一無二又雍容大氣的盆栽;擺在窗前或是門邊,讓古物以另一種面貌再生。 前一篇文章 文化藝術村 下一篇文章 【植物聯合國】巴西鐵樹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夏日.孤荷【綠手指筆記】優雅的亞馬遜百合花【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III:讓稻田喘口氣 氣候友善農法 減輕地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