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在馬來西亞併購馬來西亞加拿大豐業銀行子行一案,繼中信金控併購馬來西亞蘇格蘭皇家銀行子行失敗之後,再添敗績一樁。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認為,這並不是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失敗。這種說法只能讓人嘆氣。
國泰金控在馬來西亞的此樁併購案,如果說純粹只是為了本身的經濟/商業利益,而與馬來西亞的政策無涉,與民進黨政府的新南向政策無涉;不要說馬來西亞政府不信,恐怕了解內情的國人也不會相信。
現在的問題本質在於,國際政治經濟的一體化早已成型,大家都是這樣玩的。還記得美國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嗎?那是什麼?那是美國在亞太地緣戰略上為了對抗中共的戰略,那這個結構的內涵為何?很簡單,軟性的軍事對抗加上經濟上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TPP是什麼?那是一個泛太平洋的經貿組織!只是,現在美國退出了,這個結構一下子垮了而已。
美國當時這個「亞太再平衡政策」要對抗的是什麼?是中共所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加「亞投行」(AIID)再加上「一帶一路」。結果川普當選美總統後,第一個命令就是退出TPP;於是整個東亞盡落入中共的勢力範圍。現在整個東亞能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性政經結構也就只是RCEP、AIID和「一帶一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三個組織在根本上是互為犄角、相互協調的。它們是統合了中共與整個東南亞的發展動力,在這樣的結構下,台灣大概是和北韓同一等級,唯二為摒除在外的。
情況何以如此?很簡單,蔡政府的政策使然。在堅持台獨的路徑下的新南向政策,其實要對抗的,不只是一帶一路而已;台灣所要對抗的是整個東南亞政經一體化下的發展結構;換言之,民進黨政府所要對抗的是東協國家對發展的期待。為何?因為民進黨政府的政策,等於是逼迫東南亞國家在台灣與大陸之間選邊站。只要是腦袋稍微清楚一點的人,都會知道下場是什麼,何況是東南亞大國之一的馬來西亞,會不了解國家利益在哪裡?
川普上台後,東協國家中最親美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曾憂心忡忡的在美國公開呼籲川普政府,不要迫使東協國家在美國與中共之間選邊站。試想,李顯龍都呼籲美國不要做的事,蔡政府居然敢堂而皇之的去做,下場自是不卜可知。
其實,這個情況早已發生過。東南亞外交界有一則流傳甚廣的真實故事,有關南海的故事。在希拉蕊出任美國務卿時,也曾一度因南海問題和中共鬧得不可開交;彼時中共的外交部長是楊潔箎。二○一一年在東南亞一項有關南海的會議中,希拉蕊和楊潔箎兩人駁火較勁,希拉蕊力主航行自由,楊則主張域外國家不應在此處說三道四。據與會人士表示,會場中希楊兩人連眼神都沒有交集一下。
孫揚明(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