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養心殿以西,有一間別致的小書房,那是乾隆皇帝的書房,裡頭曾收藏有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因為這三帖皆是稀世之寶,乾隆便把該書房命為「三希堂」。
隋煬帝曾耗費傾國之資建造「迷宮」,又聚魏以來的古蹟名畫在觀文殿(東都洛陽),後建起二台,東曰「妙楷台」,專藏古書法;西曰「寶跡台」,專藏古畫。
漢末文學家王粲有一怪癖;生平喜聞驢鳴。他的住宅依山傍水,書房處建有小亭,名曰「吟驢亭」。他在亭中讀書著述,不時可以聽到野外驢鳴。他說:「驢鳴毫無忌憚,令人心情開闊。」有時情不自禁地隨驢高鳴,並引以為樂。
唐代書法家懷素,精勤學書,禿筆可埋成筆塚。因為貧無錢買紙,便在住宅四周種植芭蕉萬餘株,以其葉代紙練字。芭蕉葉將室內外映成一片綠色,遂名書齋曰「綠天庵」。
現代畫家謝稚柳、陳佩秋將自己的畫室命名為「壯暮堂」,這是借用曹操的詩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來抒發自己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