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十日表示,對環境有害的處方及非處方藥品廢棄物,現正流進世界各地的河流水系。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十日在維也納的科學研討會上表示,就目前趨勢來看,排進河流中的藥品廢棄物到二○五○年可能會增加三分之二。
荷蘭國際水利環境工程學院研究員布雷戈里(Francesco Bregoli)說:「大部分淡水生態系統可能受到高濃度藥物危害。」他領導的國際團隊研發出追蹤藥物汙染「熱點」的方法。
研究人員偵測到,在環境中發現的眾多藥物,諸如止痛藥、抗生素、抗血小板劑、荷爾蒙、精神科藥物與抗組織胺,在大自然中的濃度會對野生動物構成危害。
為人所知的例子是內分泌干擾物質,使得魚類與兩棲類動物變性。
布雷戈里與團隊使用一種常見的消炎藥「待克菲那」當作代表,評估淡水生態系中存在的其他藥物與可能擴散方式。
歐盟與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都認定待克菲那對環境構成威脅。以獸醫使用的待克菲那為例,已經使得印度次大陸的一種兀鷲亞種瀕臨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