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交通局四月起將自主開單停車位增加到十五格,但仍有許多民眾不曉得怎麼開單。
圖/李京昇
【本報桃園訊】桃園市交通局從今年二月起,將桃園區公所前部分停車格開放給民眾「自主開單」,民眾可利用手機App開立停車單,四月起擴大試辦,並延長一個月停車半價優惠,但不少民眾仍不知道有此方案,也不曉得什麼是「自主開單」。
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市府每年約花一億多元委外聘請路邊開單員,有九成民眾會拿停車單到超商繳費,公部門還得給超商每張四點一元的代收手續費,平均一年代收八百五十萬筆停車費,市府得支出三千四百一十四萬元。
市府目前在桃園區公所試辦十五格「自主開車停車格」,民眾在標示「自主開單車位」的車格停妥車後,手機直接掃描告示牌上的QR code,輸入車牌後就可建立停車單,替自己開立一張停車繳費單,不用花費幾分鐘,離開時進行結算,還可以透過行動支付繳費,省去人工付款,交通局二月試辦以來,平均每天有四點七四輛車使用。
市府為推廣「自主開單」,即日起到四月底民眾使用自主停車格,搭配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前五筆費用享有半價優惠,每筆最高優惠五十元,如果民眾忘記自主開單,開單員仍會進行開單作業,不必擔心漏繳停車費而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