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農村 大學生成果園生力軍

 |2018.04.06
1094觀看次
字級
大學生利用課餘幫忙採果、包裝和搬運,成了果園重要的備援人力。圖/中央社

【本報高雄訊】農村高齡化、農業缺工的問題愈來愈嚴重,不過高雄市的農村去年起出現了一批年輕生力軍,這些來自大學院校的學生利用課餘幫忙採果、包裝和搬運,成了果園重要的備援人力。

在課餘零碎的時間,就讀高雄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的陳定華全副武裝,戴上手套、袖套和帽子,不僅防烈豔,也怕手臂被多刺的棗樹刮傷,他與同學到燕巢果園幫忙農家採蜜棗,更重要的是將熟手採收的蜜棗從果園一簍簍的送到貨車上。他揮汗說「真的很辛苦!」不過他仍喜歡這分不同於加油站、超商店員的工作,他表示,「土地的溫度」讓他體會到農民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陳定華去年加入高雄市農業局「好農無限+」後,利用課餘零碎的時間登記到果園打工,近一個月寒假幫忙採收蜜棗、芭樂,他賺取了約兩萬元學費。他去年也利用農務人力媒合平台手機群組,在傍晚課後到大樹區運銷合作社做玉荷包分級、清洗和包裝的工作。他說,看到一盒盒上選精裝準備出口的玉荷包有自己勞力參與,「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

就讀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學系的沈亮潁,也加入農業局「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過去他有在超商打工的經驗,現在選擇農村勞務零工,因為喜歡農家單純熱情的互動方式,他說偶爾也會和雇主天南地北聊天,提供包裝建議,希望農民加值收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