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全用數學原理帶領學生用紅色尼龍繩展現放大版的愛心圖形。圖/教育部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東女中教師林志全,為了讓數學變好玩,學生能「做中學」,用數學原理協助藝術創作,召集學生用紅色尼龍繩,走出戶外,展現放大版的愛心圖形,讓學生把數學應用在生活中,呼應十二年國教強調的素養能力。
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如何應用,台東女中數學老師林志全帶領學生花費一周製作愛心圖形,使用七十捲紅色尼龍繩,展現寬約二十七公尺、長約二十五公尺的巨型愛心圖形,雖然在製作過程中遇上寒流,但學生還是每天到學校報到,熱情不減。
林志全指出,過去上數學專題課時,若單純只是上課,只會讓學生學到運用數學解決問題,但帶領學生結合數學原理進行藝術創作,無形中也培養人類感知模型的素養,因此他念頭一閃,決定讓學生用線條試著做出放大版的愛心圖形。林志全表示,愛心圖形並不是四四方方的,但是透過一條條直線,一樣能把這種曲線呈現出來,並且有不同美感,希望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如何解決問題,並嘗試運用數學原理協助藝術創作。
「把數學應用在生活中相當有趣!」參與活動的學生巫品瑩表示,過去在紙上操作幾何圖形,可以依照比例調整、繪製;這次將圖形「放大」,難度倍增,必須調整間距、考驗應變能力,完工後非常有成就感。
教育部表示,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希望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