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家長選學校「先公後私」觀念翻轉。有私校校長分析,比起公立學校,私校在課程制定上更有彈性,且外籍教師資源普遍較多,學生若要出國,甚至還有外師能幫忙準備相關英語考試。
私立延平高中校長劉永順表示,私校對家長來說負擔較高,不過課程制度或規畫相對較有彈性。學校從五年前開始自主減班,一個年級從十二班,減到現在剩下九班,原因就是要培養「量少質精」的精英。他指出,學校已連續兩年有學生憑優秀資訊能力成為奧林匹亞國家代表隊,最後保送台大資工系。學生傑出表現也反映在招生上,今年國一原訂招收四百五十人,來了兩千多人報名。
私立東山高中校長陳麗美表示,學校收到的學生素質平均,會考成績幾乎落在5A程度,且主打客製化教學,還有校車接送,讓注重升學成果的家長感到放心。
台北市私立景文高中國中部主任卓意翔觀察,在少子化世代,每個孩子都是寶,私校的優勢在於管理嚴謹,老師辦公室就在教室內,加上私校財源主要來自學生,老師須把教學品質做好;至於公校則向來吃大鍋飯,競爭壓力相對較小。
另外他認為,近年來繁星等入學管道興盛,私校有完整的學習歷程及個別輔導機制,學生也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家長之間也會口口相傳。
也有校長分析,現代家長忙碌,有些私校提供留校及校車接送,在校期間對學生的服裝儀容、使用手機等管理等相對嚴格。不少家長送孩子到學校,主要不是為了升學考試,而在於由學校代為進行「品格管束」,才能避免孩子在關鍵的青春期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