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求職網調查,三十九歲以下的青年勞工,三成以上是月光族,四成八有負債,「三十而立」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統計,去年台灣人的平均月薪約新台幣三萬七千五百七十三元,只比開發中國家的墨西哥多出三百五十元,低於南韓、新加坡等亞洲鄰國,在亞洲四小龍中吊車尾,顯示「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台灣有句諺語:「若要當牛,不怕沒田可犁。」但這二十多年來,當牛真的沒田可犁了。為政者不重視經濟,政治凌駕一切,使得薪水衰退到十七年前,尤其是低薪影響青年勞工甚鉅。
面對多變的社會和不安定的就業市場,年輕人煩惱隨時會失業,房貸、學貸、生活費飛漲,早已精神壓力繃緊;加上工作不理想,生活入不敷出,常有捉襟見肘之虞,莫怪很多人不敢結婚生子。
尤其北部房價過高,年輕人窮其一生,只能望屋興嘆,連南部鄉下新建屋也從六七百萬元起跳。
社會呈現M型趨勢,貧富差距拉大,快樂指數降低,痛苦指數不減,人民對未來充滿失落感,只能追求「小確幸」,說來無奈又悲哀。
期望政府振興經濟發展,增進社會福利和就業機會,讓年輕人有工作、有願景、過得安定,達到「三十而立」的境界,才是執政者應有的責任。
李勇力(嘉義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