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士大院生奏樂 慶養護大樓落成

 |2007.06.03
2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花蓮訊】走過五十多年歲月的花蓮畢士大教養院,昨天在院生演奏「奇異恩典」樂曲中,風光地為催生十年的庇護工廠舉行落成儀式,許多離院的德籍宣教士及昔日院生都返回參加,增添熱鬧氣氛。

畢士大教養院院長溫秀娥表示,這棟完全由國內外善心人士捐款興建的畢士大成人重度障礙養護大樓(庇護工廠),總工程費一億五千萬元,地下一層、地上七層,興建過程遇到物價波動、鋼筋水泥調漲、經濟不景氣等因素,愛心捐助銳減,歷十年才完工。

長期在畢士大教養院當義工的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李子春也到場,畢士大籌建庇護工廠經費無著時,他常在法庭上用認罪協商方式,鼓勵被告支付經費給畢士大,換取緩刑,估計為畢士大籌得數百萬元經費。

肢障的梁金環,四十年前才七歲,住進畢士大,離院後,嫁為人婦,現與丈夫經營鎖店。昨天她也重返畢士大,感性地說:「感謝畢士大培養我的自信,找到人生的道路。」

溫秀娥表示,庇護工廠地下一樓是職能治療室,一樓是對外營業的庇護商店、咖啡廳,二樓是烘焙房,三樓至六樓是共同起居室,七樓是屋頂花園、洗衣房等,院生可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技能,功能性較好的院生,可在咖啡廳招待客人,並製作餐飲。

她說,提供人性化的各項設備,期使孩子們能學到獨立生活,並進而獲得尊重,部分院生白天可外出工作,晚上再回院內。

畢士大創立五十餘年,從早期編織、洋裁等手工訓練至今清潔環境、手工藝製作技藝,院方期待院生接受教育離院後能自力更生,但部分院生離院後就業不順,也沒有適合的銜接機構協助,返家後無所事事,造成家庭負擔,有的甚至乏人照顧,慘遭性侵或不明原因死亡,董事長顧美玲教士才發願要建一個院生永遠的溫暖的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