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孩子總是心不在焉、坐不住、成績難看,有可能源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圓圓在從小到大的每場考試中總是敬陪末座,經常受到譏笑,社交退縮,五年級時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規律服藥後,竟在月考中一躍變成全班第二名,讓同學老師大開眼界;自幼數學從未及格過的志陽,在高二那年才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用藥後首度取得六十分以上的成績,拿到成績單的他十分欣喜,喃喃「早知道就早點接受治療」。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源於腦部細微病變,以致孩子長期無法符合同齡所需的專心度與衝動控制,影響正常學業、人際或其他發展。
臧汝芬指出,高達三分之二注意力不足的孩子有課業挫折、人際問題,許多孩子深陷挫折而自我放棄,有的孩子自我壓抑成憂鬱症。她表示,六成八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用藥後能有明顯的生活改善,家長一發覺孩子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尋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