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兒媳家小住幾天,兒媳帶我們到蘇州同里古鎮走逛,中餐就在轉身皆是「小橋流水」的一家小餐館用餐。點了一道名為「水鄉三仙」的當地家常菜,除了荸薺、菱角,還有一樣QQ的、很好吃的果實,老闆娘說是「芡實」,因為和荸薺、菱角一樣長在水中,所以稱為「水鄉三仙」。圖/陳金鳳
文/陳金鳳
到上海兒媳家小住幾天,兒媳帶我們到蘇州同里古鎮走逛,中餐就在轉身皆是「小橋流水」的一家小餐館用餐。點了一道名為「水鄉三仙」的當地家常菜,除了荸薺、菱角,還有一樣QQ的、很好吃的果實,老闆娘說是「芡實」,因為和荸薺、菱角一樣長在水中,所以稱為「水鄉三仙」。
後來在街頭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正用「古早時」的秤和砣將芡實秤重裝袋,想起小時候住外公家,二舅買賣鴨鵝毛、破銅舊錫,就是靠它秤斤兩做買賣。見到幾十年不見的秤和砣,有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