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6古蹟 將升格國定 |2018.03.21 語音朗讀 13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艋舺龍山寺 初建於1738年,距今有280年歷史,經歷多次改建,是台灣寺廟建築代表作之一,主祀觀世音菩薩,位於台北市萬華區。 圖/文化部提供台北公會堂(中山堂) 1936年落成,是1945年二戰受降儀式舉辦地點,1966年之前為召開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接待外賓的主要場所,現為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圖/新華社大龍峒保安宮 1742年初創時為簡單木造小庵,1830年擴建完工,為國內保生大帝信仰重鎮,1917年大修,木作、壁畫等極具價值,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圖/文化部提供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 1879年完工啟用,為英國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2013年起與領事館辦公室、連接官邸與辦公室的登山古道,串聯成「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位於高雄市鼓山區。 圖/文化部提供 欽差行台 1894年建成,作為接待來台視察清朝官員的行館,1895年台灣民主國將之改為「籌防局」作軍務用,日人據台後又成台灣總督府廳舍,現為林業文物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台北植物園內。圖/資料照片旗後砲台 1875年興建,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船政大臣沈葆楨為加強海防所建,為中西合璧的砲台,現情況良好並開放參觀,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圖/文化部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文化部昨天宣告啟動審議程序,將把台北市、高雄市六處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讓民眾看到台灣從大航海時代、清領、日據至今的歷史足跡,展現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多元性,預計年底前完成程序。 六處將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的建物,包括台北市定古蹟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公會堂(台北市中山堂)、欽差行台,以及高雄市定古蹟旗後砲台、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 這六處古蹟,建成年代分布於十九至二十世紀,建成者包括台灣民眾、清朝政府及日本、英國政府,不少建成者被視為外來政權。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這正顯現台灣走過的不同歷史階段,反映台灣多元文化型塑過程,最重要的是,藉由這些古蹟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價值。 當年精省 直轄市古蹟被遺漏 「這是遲來的升格!」鄭麗君說,文資法早期將古蹟分為三級,分別由中央、省及直轄市、縣市層級主管。一九九七年,文資法為配合精省,取消舊法的三級分類,將台灣省四十二處古蹟全數改為國定古蹟,漏了當時隸屬北、高兩直轄市的六處二級古蹟。不少文資專家去年底反應此問題,她即請文資局著手處理。 鄭麗君說,這六處建築物未來成為國定古蹟後,文化部將給予修復方面的協助,以及3D掃描、資料數位化、文化資產的科技應用等。 文資局局長施國隆表示,文化部昨宣告正式啟動升格程序後,還得邀集文資委員做古蹟價值評估、審議,並與北、高市府協調,年底前可完成程序;屆時主管機關將分別由台北市府、高雄市府改為文化部,中央會補助百分之九十五的修復經費;管理機關則不變,如欽差行台仍由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管理。 鄭麗君昨在艋舺龍山寺宣布啟動審議程序。她提到,她從小在艋舺長大,在龍山寺拜拜、聽演講、約會,很高興文化部有機會將龍山寺升格為國定古蹟,「這是我人生中很美好的一件事」。 鄭麗君指出,龍山寺的建築、石雕、木雕、交趾陶、彩繪都很珍貴,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資專家李乾朗昨到場導覽,表示龍山寺有如一本活歷史書,螺旋形屋頂、雕塑、壁畫藝術價值極高。李乾朗說:「古蹟就是一本立體的書,要知道台北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看龍山寺的發展就知道。」 前一篇文章 攢錢可別傻傻存 看準優惠再出手 下一篇文章 北市包租公連5年居冠補充保費大戶 年繳298萬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新加坡國會大選 人民行動黨延續執政畫出世界紀錄 自閉少年彩繪希望20年首位連任總理 澳洲大選工黨勝出 艾班尼斯續執政紙雕瀕危鳥 精緻如標本300太陽姐妹 點亮印度農村美烏簽署礦產協議 共設重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