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深澳燃煤電廠環差審查前晚闖關成功,遭環團痛批。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審查過程問題不少,台電都未釐清,政府更不該荒謬地針對十年前未執行興建的「不存在電廠」進行環境現況差異分析,應重做環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說,深澳燃煤電廠二○○六年進行過環評,事後沒有興建。這次用環差分析跟當年的環評做比較,但那根本是「不存在的電廠」,且十年來各項環境條件已產生變化,只做環差審查實在很荒謬,應重做環評。
洪申翰指強調,環評委員、雙北地方政府都提出諸多質疑,台電沒有好好回答,資料也顯不足,但官方代表委員有所動員,共有六位官方代表,一定有高層授意投票,執政黨與團隊都忽略此案的負面影響。他呼籲執政團隊,「非核」跟「減煤」可同時做到,但不應在這案子走回頭路。
洪申翰表示,新電廠要蓋港口,也未做環評,前晚會議中被提出,但台電無法回答;新北市政府委託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進行汙染模擬報告,PM2.5日平均增量是台電報告的三倍,會議中也未釐清;環評委員、雙北市府官員都提出諸多質疑,台電準備資料不足,完全沒有好好答覆,全案最後卻通過。
「核要拿掉,只有火力發電能扛,又不要漲電價,深澳電廠才用燃煤而非天然氣。」綠能轉換及電力系統專家、聖約翰科大教授陳柏宏表示,要非核家園,除非蓋火力發電廠,否則綠能發展太慢緩不濟急,要不輪流限電,要不接受汙染,若要使用較貴的天然氣發電,全民要有漲電價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