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電影中的常見鈦合金與人體結合的科幻技術,現實世界已出現,台北榮民總醫院昨天公布微創、導航、3D列印三合一手術療法成果,四十五歲的蘇小姐罹患臉部腫瘤,需切除右眼眼眶顴骨等組織,研究團隊透過3D列印打造出適合她臉型的鈦合金植體,傷口巧妙藏在眼瞼、口腔以及髮線,術後幾乎沒有疤痕。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政憲指出,臉部良性腫瘤個案並不少見,一旦切除眼眶、顴骨,傳統必須以自體骨頭移植重建,通常取自於骨盆腔,但必須取下好幾塊,才能拼湊黏合出適合顏面骨頭形狀,但幅度大小難以精準、適用,植入後位置如果不對,可能造成臉部不對稱,影響外觀。
最新發展則是以鈦合金植體取代自體骨,事先透過影像評估及電腦虛擬手術,規畫切除部分,再客置化鈦合金植體,接著進行眼眶顴骨複合區結構重建,術後病患外觀及兩眼位置均能恢復正常。
四十五歲的蘇小姐,因齒源性上皮囊腫復發,侵犯右側上顎鼻竇,除了傷及顴骨,右眼下方還腫脹,合併眼球異位。為了徹底根除病灶復發,接受最新外科手術,術後第三天即可出院。
吳政憲說,顏面鈦合金植體約十幾公分大小,如何植入且不留疤痕,考驗著醫師技術。手術時,藉由內視鏡輔助,採用經口、經下眼瞼以及髮際線等部位下刀,切除骨頭及組織,並植入植體,術後幾乎沒有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