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菜市場通常在早上或黃昏賣完就要等到隔日才會再度活絡,新竹市東門市場除了是早市,自去年起,三樓成為「東門青年基地」,吸引了一群年輕人進駐創業。(圖/張雅婷)。
【本報新竹訊】傳統菜市場通常在早上或黃昏賣完就要等到隔日才會再度活絡,新竹市東門市場除了是早市,自去年起,三樓成為「東門青年基地」,吸引了一群年輕人進駐創業。
現在就連一樓的店面也吸引許多年輕人開設小餐館,不管是台式、日式、泰式等料理都有,還有咖啡館等小店,活化市場,也逐漸成為年輕人、上班族夜間的新選擇。
東門市場於日治時期就存在至今,曾為全台最大市場之一,並擁有新竹第一座手扶梯,當時繁榮盛況可比擬為新竹的「信義區」。
這個百年市場的起落,老新竹人看在眼裡也是五味雜成,幸好新竹市政府投入市場活化,與清大合作創建「東門青年基地」外,一樓店面也陸續進駐新式店家,年輕店家和家傳老店比鄰而居,白天與夜晚和展現截然不同的市場樣貌。
產發處市場科科長趙淑琴表示,東門市場晚間用餐有許多選擇,包含有泰式、日式、台式等多種料理選擇,市場內咖啡店也不定期舉辦講座或活動,與其他店家一起邀請民眾互動。
趙淑琴說,東門市場的店家進駐,除了延續市場的獨特人情味,也讓百年老市場在夜裡仍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