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妍妍
四年前,婆婆因病去世。一向開朗愛說笑的公公,突然變得沉默寡言,飯量也減少了很多。
公公的兩兒一女都很孝順,自從婆婆走後,對公公比原來更好了。他愛吃的東西,從沒斷過,新衣服也不時地買,但無論對公公多麼好,他都像沒看見似的。經常唉聲嘆氣,時不時會說身體哪不舒服,讓我們帶他去看醫生,但到了醫院,醫生也檢查不出毛病。我知道,公公是太寂寞,我們平時又太忙,公公出此招,是想引起注意,讓我們多陪陪他。
記不得是哪天,公公從外面回來很是高興,這是婆婆去世半年後,他難得露出的笑容。往後,公公就不沾家了,吃罷飯就往外跑。整個人都精神了好多,也開始講究了,每天打扮得乾乾淨淨才出門。
那天,我們得到風聲,公公戀愛了!和一個離婚十多年的阿姨。這下,家裡炸開了鍋,老公、小姑、小叔都強烈反對,像開批鬥會一樣地數落公公:都對您這麼好,還找什麼老伴?都六十多了,也不怕外人笑話?……待兒女散場,公公晚飯也不吃,就躲在屋裡反鎖起門,一會兒,裡面傳來嗚嗚的哭聲……
我和老公如坐針氈,不知如何是好。公公跟著我們住,責任重大,生怕把他氣出病來。於是,我倆敲門勸說,意思是:只要您好好的,要和阿姨交往我們不會再干涉。不一會兒,哭聲停了,聽到咕咚咕咚喝水的聲音。
我們這邊又和小姑、小叔商量了一番,為了公公的身體,他們也表示不再阻攔。說來也好笑,公公的情緒立馬好了很多,每天都樂呵呵的,精神飽滿,飯量也大了許多。
大約和阿姨在一起一年後,公公宣布,他們要結婚了。三個子女,心裡雖說不願意,但還是答應了。一大家人去飯店吃了頓飯,算是迎阿姨進門。
公公再婚後,和阿姨回了老家,兩人在一塊地裡種了各種菜,還在家裡養了十幾隻兔子。平時想吃什麼就自己做,沒事一起出去轉轉,老倆口的小日子過得舒服自在。待菜長得綠油油、鮮嫩嫩時,公公會開著電動小汽車,帶著阿姨來城裡給我們送菜。阿姨來時,我們總熱情招待,把公公樂得合不攏嘴。
我對老公說:孝順,不是讓長輩吃好、喝好就行了,還要懂得老人的精神需求,並尊重、滿足他,讓他發自內心感到愉悅,才是真正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