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國家歌劇院去年三百零七場大、中、小型演出中,只有十六場觀眾全部準時,準時率低到只有百分之五,其中大劇院一百場演出,更是每一場都有人遲到,遲到率百分百。
民眾到劇場觀看表演,提前入場是基本禮儀,但從台中國家歌劇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國人準時的習慣顯然有待大力培養與提升。
期待政府帶頭做起,並在全國民眾齊心配合的努力下,有朝一日可以讓準時成為台灣另一道美麗的風景。
媒體曾報導「雲門舞集」到中國大陸演出時,創辦人林懷民因為觀眾遲到、發出聲響干擾演出,三度下令終止表演,待觀眾就席後,再重新啟幕演出。
當時我們都笑對岸觀眾水準不夠,想不到,我們遲到的比率一點都不輸對岸,實在值得民眾警惕、反思,並積極謀求改善之道。
要改變民眾愛遲到的不良習慣,政府除了運用媒體大力鼓吹準時的好習慣,政府官員更應以身作則,做民眾準時的好榜樣。
政府可以擇重點項目,用具體措施獎勵民眾準時,例如宜蘭縣員山鄉公所,針對喜宴準時開桌者提供獎勵,所以員山鄉的喜宴準時者眾,遲到者變成例外的少數,政府可以仿效辦理,採取獎勵措施鼓勵民眾準時、守時。
要讓守時、準時成為好習慣,民眾的配合最具關鍵性,呼籲全體國人發揮良好的品德修養,到劇場觀賞表演務必提早出門、提早入場。萬一遲到了,也不能貿然進入,應耐心在外等候,等到換場或段落結束時再行進場,才不會干擾表演者的演出水準,或引發其他觀眾的抱怨。
守時是良好國民應該具備的好品格,全國民眾也應該全力配合,一起為建立守時、準時的美好社會而共同努力。
菜籽(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