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屋齡逾三十年以上的老屋,需花費一千四百零四年才能都更完一輪。圖/游智文
【本報台北訊】《住展雜誌》統計,大台北近五年來,平均每年都更老屋戶數約九百零七戶,按此速度計算,大台北屋齡逾三十年以上的老屋,需花費一千四百零四年才能都更完一輪。
「比起前兩年,都更進度已有加速,但仍遠遠趕不上房子老化的速度。」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近二年多來,大台北老屋戶數從約一百一十六萬戶增加至約一百二十七萬戶,整整增加十一萬戶,但更新的老屋戶數卻僅約二千多戶。
即使大台北每年更新二千戶老屋,往後五十年也僅能更新十萬戶,還不到目前老屋戶數的一成,代表逾九成的屋主,恐怕這輩子都等不到都更成功的機會。
住展二○一五年曾統計大台北都市更新速度,當時往前計算前五年都更建案中,大台北平均每年更新約四百八十九戶,以當年大台北屋齡逾三十年以上的老屋約一百一十六萬戶,若要完全更新完一輪,需花費約二千三百六十九年。
近兩年都更速度加快,近五年平均每年都更老屋戶數提高到九百零七戶,但屋齡逾三十年以上老屋也上升到一百二十七點四萬戶,若想全面都更,還得花上一千四百零四年,但比二○一五年少九百六十五年。
何世昌分析,近年大台北都更加速,一來是中央與雙北市政府政策鼓勵,雙北市政府大幅簡化都更行政程序、提供都更諮詢與輔導,對都更幫助不小,其中,北市府推出的一六八專案,頗獲業界好評,北市從最高為二○一三年時的三十九件,去年已提升到五十三件,創下新高。
新北市推動的簡易都更政策,基地面積只要達五百平方公尺,符合都更條件,經都審確認容積獎勵百分之十五或二十後,即核准建照,也讓新北市都更加速不少。
中央部分,目前都更條例草案仍在修訂中,先前通過老屋重建條例,李同榮表示,規定需百分之百同意,對產權單一的企業、大樓以及公營宿舍比較有幫助,對一般住宅助益不明顯。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雖然政府不斷對都更釋出利多,但只有持有產權較為單純的老屋較能享受優惠,對於所有權人眾多的個案,受惠者依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