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消基會委託送檢的五十件中藥,經檢測後發現有七件檢出西藥,檢出比率為百分之十四;所幸由中醫醫院(診所)開出的中藥,並未驗出含西藥成份,消費者可以安心服用。
消基會今年二、三月間,受消費者委託送檢五十件中藥,檢測發現其中一件來自國術館治療「血管硬化」,檢出汞含量高達三千ppm以上,超過國家標準的三十倍以上。
依送檢者聲稱的樣品來源分析:比例較高的是九件「託人購買」的樣品,有三件檢出西藥;七件來自「中(蔘)藥行」的樣品,有一件檢出西藥;來自「國術館」和「親友贈送」的樣品,四件有一件檢出西藥;如果以中藥作用分析,五件宣稱,「跌打損傷類」的樣品,有三件檢出西藥
;三件「止痛類」有二件檢出;五件「精神安定」也有二件檢出西藥。消基會強調,中藥摻西藥,已經違反藥事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未經核准、擅自製造」而為「偽藥」,依法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三不二要」原則是:不買來路不明的中藥、不信可治百病中藥、不服藥性神速中藥;要詢問合格中醫師、要買合法GMP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