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AI 帶動基礎科學出路

 |2018.03.01
138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大學學測成績單上周寄發,本月七日起,繁星推薦、大學及四技申請入學將陸續登場,每人總共最多可報名十二個校系,該如何抉擇,十三萬多名考生正面臨天人交戰。

許多二類組考生對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很有興趣,甚至得過科展、國際奧林匹亞等相關獎項,家長卻仍停留在傳統刻板印象,認為讀基礎科學除非做研究或當老師,否則出路受限,鼓勵孩子讀電機、資工等「熱門科系」。

學者專家提醒考生及家長,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全面發展、尋求突破,產業更渴求精通數理的基礎科學研發人才,出路遠比大家想像的廣,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不乏就業機會。若真有興趣,鼓勵孩子念基礎科學,可能比一窩蜂念熱門科系、卻沒興趣半吊子,來得有前途。

台師大理學院院長、化學系教授陳焜銘說,傳統理學院包括數學、化學、大氣、海洋等相關科系,主要研究物質或環境的基本性質、結構、測量和應用,重大科學突破常仰賴這些領域的學者。

陳焜銘以化學系為例,包括化工製藥、化妝品、生物科技等產業,都很需要化學人才;至於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也很需要有化學背景的研發人才,若能研發創世紀的化學材料,就能開創新的產業與商機,例如有日本學者因研發藍光LED而獲諾貝爾獎,及電腦、電視螢幕普遍採用的液晶面板,都因化學材料的突破而有重大進展。

元智大學校長、數學博士吳志揚另以數學系為例,主要處理數字和圖像(幾何),在數位時代,3C產品的影像都要數碼化,形和數已融為一體,「對數學系而言,偉大的時代已來臨!」像逐漸普及的臉部及指紋辨識,要比對圖形,就要用到較高深的數學技術;另外像統計、財金、精算師,也不乏數學系畢業生投入,若考上精算師,收入遠比一般工程師高。

至於物理系,台大物理系主任張顏暉指出,大學四年專心練「內功」,把基本的東西讀通了,更能因應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產業,研究所再轉電機、光電等應用科學都沒問題。

陳焜銘指出,地科、大氣、海洋等另一類理學院科系,則攸關地震、颱風等天災及氣候變遷的基礎研究,政府及學術單位愈來愈渴求人才,出路只會愈來愈好;且求學過程常要到野外實地研究,不喜歡整天待在教室的學生或可考慮。

跨域修第二專長 求職更吃香

此外,除了本科專業外,現今產業也須跨領域人才,今年包括清、交、成、政、元智等十多所公私立大學,都設全院或全校不分系的學士班;台北醫學大學更創設跨領域學院,鼓勵學生選修六學分的微學程,培養第二、甚至第三專長。

吳志揚指出,隨著AI、大數據時代來臨,傳統學科分野愈來愈模糊,也愈需要跨領域整合,以應用人工智慧的無人車為例,要整合、判斷每個方向拍到的影像,讓無人車可躲避障礙、遵守紅綠燈規則、順利前進,須結合電機、資訊、機械、數學等不同領域知識。北醫校長林建煌則指出,醫學院學生因畢業學分多、又要準備國考證照考試,以往較沒興趣選修跨領域學程,北醫因此開國內大學先例,成立跨領域學院,開設十個六學分的「微學程」,鼓勵學生培養第二專長,拓展出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