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 文/星雲大師 |2018.02.24 語音朗讀 15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安排「弘法探親團」走訪全中國重要的叢林寺院。左起為茗山長老、趙樸老、大師、趙夫人陳邦織女士、明暘長老。圖/佛光山提供 趙樸初(一九○七~二○○○),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學,勤於文史哲學的研究,是詩詞名家、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大學時才接觸佛學。先後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職。 一九八八年西來寺主辦「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此為第一次跨出亞洲舉辦,首次兩岸共同參與,也是首次最多西方人士與會的紀錄。 文/星雲大師 趙樸初(一九○七~二○○○),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學,勤於文史哲學的研究,是詩詞名家、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大學時才接觸佛學。先後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職。 樸老積極復興大陸佛教,致力寺院重建、僧團領導、興辦佛學院、推動佛教事業發展、促進國際佛教徒友好與文化交流。一九八二年,榮獲日本佛教傳道協會頒予「傳道功勞獎」,一九八五年,日本庭野和平財團授予「和平獎」,日本佛教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趙樸老比我年長二十歲,我們真是忘年之交,只要相聚,話題永遠談不完,總在不知不覺中,就過了四、五個小時。我常提起休息一下,可是他老人家神情沒有一絲疲累的樣子,我也非常樂於和他長談,怕講話的時間結束,下一次再見面可能又要一段時日。有這麼一個長者對於我如此的愛護、不棄,這分因緣,我很珍惜。 人間佛教 共弘願景 趙樸老不是只對我如此厚愛,依他慈悲的本性,對其他的法師也是同等對待,我之感受特別深,是因為我的個性,只要承受別人一點好意,所謂「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可是現在大多數的人,接受他人的好意、禮遇,覺得是應該的,所以就比較沒有感恩心。我想這除了個性自私、我慢外,跟人生歷練也有關係。 趙樸老寫過不少對聯給我,寫過多少字給我,和我有過多少次的會面……這些點滴,仍不時會在我心中浮現。記得我第一次和趙樸老見面是在一九八七那年,我前往泰國參加泰王六十歲大壽慶典;大陸受邀的代表,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暨其夫人,礙於當時情勢,我們彼此沒有交談。在典禮剛開始不久,趙夫人突然咳嗽起來,坐在後面的慈惠法師拿出一顆止咳糖遞給她。趙樸老當晚回贈大作以示感謝,我非常歡迎的接待,在暢談之際,發現在許多事情的看法、意見,彼此都有共識。 因此次的接觸,促成日後我們再會面的因緣。記得有一次,當談到佛教的願景時,趙樸老緊握著我的手,說道:「讓我們共同推動人間佛教吧!」 弘法探親 繼往開來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成立於一九五○年。其目的在於團結全球佛教信徒,以促進世界和平。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承認機構。泰國王姑任首屆會長,總部設在泰國曼谷,每兩年舉行一次世界性大會。一九八八年,為慶祝西來寺落成,我爭取第十六屆大會在美國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舉行,雖然過程曲折,但經協商、調和、化解,終於定案。 當我在大會開幕典禮中宣布:「這是海峽兩岸的團體,第一次坐在同一個會議廳裡開會時」,三十餘國、五十多個地區、八十幾個佛教團體、五百多位代表,長時間報以熱烈掌聲。由於這次的會議,拉近了兩岸佛教界的距離,這也是我多年來的心願。此次會議也是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跨出亞洲地區,首次在西方舉行。 在趙樸老的邀請下,一九八九年,我率領「國際佛教中國弘法探親團」正團、副團共近六百人到大陸參訪。趙樸老在北京機場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千載一時,一時千載!」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我離開中國大陸四十餘年,只隔台灣海峽竟成兩個世界,這一見,是繼往,是開來,可說都是「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成立時,我親自致函北京給趙樸老,邀請他擔任國際佛光會名譽會長。可惜的是,樸老雖跟我有很多的聯繫,唯獨此事他沒有給我回應。我想,他應該是身不由己吧。假如趙樸老能接受我的誠意,對中國愛好和平、重視國際宗教交流,在世界人士的面前,會是一個很成功的範例。 行誼愛護 心中感懷 我只要回南京探望母親,趙樸老都會專程從北京南下,我跟趙樸老提過:「路途遙遠,請您不用南來,太辛苦了,也太不敢當了。」他很誠意的說:「我來,您所到之處總會比較方便。」聽了真讓我感動。 有一次,和趙樸老暢談時,在旁的趙夫人很奇怪地說:「趙老平日的耳朵重聽,常常聽不到別人講話,為什麼今天卻都聽得到星師講話?」 趙老說:「我的耳朵只用來聽要聽的話,凡是不要聽的話,我都聽不到。」聽而不聽,不聽而聽,真是聽聞的最高藝術了。 在趙樸老送給我的很多對聯中,其中有一偈:「富有恆沙界,貴為天人師。」這是我出家生涯的心境寫照,我非常喜歡這二句話,不是因為樸老的讚美,而是感動於樸老的相知。 對趙樸老的行誼、對我的愛護,在心中深深的懷念著。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207】 釋迦牟尼佛傳(2)-37 下一篇文章 戴琦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22025.08.2003吳修齊基金會訪佛光山 期許做更多好事2025.08.2004波士頓慶中秋 佛光人傳三好2025.08.2005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6佛法多元傳播 藏海無涯學術研討2025.08.2007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8宇宙暗物質2025.08.2109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10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鏡台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⑯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⑮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4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鏡台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⑯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⑮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