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趣談》詠老詩中警句多

衣殿臣 |2007.05.31
2657觀看次
字級

 中國最早的詠老詩,是曹操的〈龜蟲壽〉,它思想深刻,千古傳唱。特別是其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幾句,由於它道出了許多老年人的心聲,極受後人的稱賞。據《世說新語.豪爽》記載,東晉大將軍王敦,每於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直至今天,依然有人視之為「座右銘」。

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其結尾兩句說:「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詩人當時賦閑東都,他不以年老而悲愁,而是一派豪情,詩句既是慰藉好友,也是鞭策自己。

另一位詩人李商隱,雖然詠老之作不多,但卻有名篇警句流傳。如〈晚晴〉中「天意憐芳草,人間重晚晴」兩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自然界的「晚霞」象徵人世間的「晚節」,所以常常被人引用。

而〈登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更是廣為流傳,極負盛名。

近現代的詠老詩,亦不乏名句。諸如朱德的「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董必武的「老去愈知學不足,春來彌覺物增妍」;劉海粟的「晚霞璀璨飛花雨,白髮尤需猛著鞭」;葉劍英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特別是臧克家的「老牛亦解詔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更為膾炙人口,極受稱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