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期盼推動校園「致詞減量」運動,未來將要求台北市所屬各級學校,在辦理各項校園活動時,邀請致詞貴賓以二至三位、致詞時間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
筆者曾擔任台北市國小校長近二十年,相當贊成曾局長的理念:要把師生當成學校活動的主角,學校辦理各項活動,應該回歸全體師生,而不是變成民代作秀的舞台。
基於禮貌性,學校辦理各項活動,常邀請民代參與,但民代致詞「落落長」,甚至喧賓奪主,造成原先預定時程被拖延,學校親師生們深感不耐,這是時下校園辦理活動,司空見慣的情景。
我曾服務過的台北市著名小學,校慶當日「冠蓋雲集」,觀禮台上坐滿部長、立委、教育局長官和家長聯合會的代表,試問:在這麼多來賓中,校長要如何擇定二至三位致詞來賓呢?
來賓統統不致詞,其實是可以辦得到的,筆者就曾規畫過現場來賓全部不致詞的校園活動,而且獲得來賓一致的讚賞,而無任何異議。
不讓所有來賓致詞,需要有配套措施,例如事先說明、改成書面祝賀、以介紹來賓並擔任頒獎取代致詞、以跑馬燈感謝來賓蒞臨等。
衷心期盼「校園活動是師生展現教學成果的舞台」,而「不再是政治人物表演的機會」,希望這樣的理想,可以早日實現。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