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眷村文物館看到這張嬰兒竹椅,忍不住湊過去瞧瞧。依悉記得民國四十幾年時,家裡也有這樣的東西,中間的小椅子像小鞦韆會前後晃動,可讓小孩子學站立、移步,最上圍的小竹圈還可數數、當玩具。現在只能回味了。圖/吳芳枝
文/吳芳枝
在眷村文物館看到這張嬰兒竹椅,忍不住湊過去瞧瞧。依悉記得民國四十幾年時,家裡也有這樣的東西,中間的小椅子像小鞦韆會前後晃動,可讓小孩子學站立、移步,最上圍的小竹圈還可數數、當玩具。現在只能回味了。
塑膠尚未侵入的年代,當時的日用品舉凡床鋪、桌椅、碗筷、玩具……幾乎都是竹、藤或木製品。記得小時候的學步車,小孩童往前推動時,兩隻公雞「叩、叩、叩」,一隻抬頭、一隻低啄,非常逗趣可愛,雖然笨重粗糙,卻環保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