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除夕夜即為團圓夜,台北市衛生局特別邀請市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楊玲玲及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聯手,以「翻轉健康 低碳惜福」概念,運用蔬果蕈菇等高纖食材入菜及食物色彩營養學等方式,設計並現場示範六道健康年菜,伴您全家圍爐守歲,共度健康好「狗」年。
楊玲玲針對示範之年菜設計,建議選擇食物原始樣態、當季食材優先、在地食材優先、減少加工品,蔬菜比重大於肉類,採用簡單的烹調方法,降低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消耗的能源投入,以減少碳排放量。
蘿蔔葉、皮不要丟 做小菜
「惜福飲食」,在製作過程中,善用低碳食材,減少廚餘量。以白蘿蔔為例,白蘿蔔在年菜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蘿蔔葉及蘿蔔皮不要丟棄,醃漬後可做成爽口的小菜。
「火鍋湯底」,傳統以肉類或海鮮為湯底的火鍋,其油脂及鹽分都較高,可改用帶有鮮甜味的蘿蔔、絲瓜、番茄、花椰菜等蔬果熬煮高湯。
「自製沾醬」,沾醬往往是隱藏油脂來源,一湯匙沙茶醬就有一百零九大卡,楊玲玲推薦以蘿蔔泥、薑、香菜、九層塔攪打做為火鍋沾醬。
魏賓慧表示,現今外購年菜是市民常見的選擇,但如果想秀秀自己的手藝,不妨參考台北市衛生局提供的健康年菜食譜,民眾不需要有高超的廚藝,在家就能輕鬆動手做年菜。她提醒三大重點,「翻轉健康」、「少油烹調」、「食材慎選」。
「翻轉健康」,減少大魚大肉,善用蔬果蕈菇等高纖食材入菜,注重食物色彩營養學,年菜中可包含綠色蔬菜及長年菜、紅色蕃茄及紅蘿蔔、黃色玉米及鳳梨、白色杏鮑菇及山藥、黑色香菇及雲耳等。
清蒸、涼拌和水煮 低熱量
「少油烹調」,可多選用清蒸、涼拌、水煮等烹調方式之菜餚,就可降低熱量攝取。
「食材慎選」,應盡量選購標示完整的包裝食品,避免來路不明的散裝糖果、點心或蜜餞等,除可評估食用的熱量,也可追溯源頭廠商,較能安心食用。
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春節期間應維持「四少一高」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肉及高纖維的食物。
此外,應景食物的採購也應特別注意,把握三不原則,一是外包裝標示不明不買;二是來路不明食品不買;三是顏色過度鮮豔不買。並注意乾、溼食材保存方式,當日未吃完的飯菜需充分復熱並盡速食用完畢,才能買得放心、吃得安心。